当前位置:首页
>基层党建>农村基层党建
微山县:坚持不懈抓基层强基础 整体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发布日期:2019-03-22 08:44 信息来源:济宁组工
信息来源:灯塔-党建在线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今年以来,市委启动强化党建统领推进“双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微山县将按照“三抓两实现”的工作要求,在抓基层打基础上持续发力、狠抓落实,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努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突出“规范达标”深化过硬支部建设

标准决定质量。实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行动,立起标尺、明晰路径,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开展“组织振兴集中巡诊”。坚持以乡镇(街道)为主体,村(社区)为单元,围绕组织规范、工作规范、管理规范、活动规范等,逐一分析研判,健全支部“党建档案”,查摆差距不足,制定整改方案,逐条规范提升。二是开展“达标创星、争先晋位”活动。分领域细化制定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标准,全面推行“考核定星—公示晒星—组织授星—动态调星”评星定级管理模式,对未达标的党支部定为二星级及以下,列出问题清单,纳入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积极创建“标准+示范+特色”党支部,打造1—2个基层党建示范镇街,20个农村、5个社区、10个“两新”组织和10个机关党建示范点,以点带面整镇推进、整县提升。三是分领域统筹推进。去年,结合微山地处湖区、矿区、边区实际,我县制定实施了基层党建规范提升工作方案,列出农村、城市、机关、“两新”等7个领域的基层党建具体任务,逐领域研究突破、巩固提升。今年,根据市委部署,我县把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研究制定了《关于落实〈济宁市强化党建统领推进“双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方案》,对照不同领域基层党建工作特点,细化落实推进措施,逐项制定配套方案和基本指标,明确时间表,拉出路线图,全面安排部署,分解推进落实,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

建强“头雁”队伍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一是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任前联审、任职报备、定期评估、动态调整等制度,坚持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任免县级备案管理审批,探索以考核排名和群众满意度为主要依据,建立不合格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退出机制。二是实施“四个一批”素质提升行动。县里每年选派一批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先进地区开展集中培训,组织一批扶贫工作重点村、集体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农村发展带头人培训,选拔一批村“两委”成员、村后备人才开展全日制大、中专学历教育,组织一批经济强村、薄弱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双向挂职”。三是实施“红色头雁”选育计划。建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打造一支年纪较轻、学历较高、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队伍。加大从农村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力度,采取一封信、一张清单、一次约谈、一次专题会议、一名领导包保、一次排名通报“六个一”措施,扎实开展农村发展党员三年纳新行动,切实解决部分村长期不发展党员的问题。

聚焦集体经济打好薄弱村攻坚战

“销号集体经济薄弱村”为目标,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一村一策”,努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格局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一是加大扶持力度。从2019年起,县财政连续三年每年设立60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同时加大向上争取力度,整合各方面涉农资金,重点扶持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二是拓宽发展途径。加快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盘活集体资产资源,用好发展物业、劳服、电商等模式,试点推行“红色股份”,不断拓宽集体增收渠道。三是健全帮扶机制。建立“干部包村、部门联村”机制,县、乡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包乡镇、包村。选优派强第一书记,工作效果作为对派出部门考核的一项指标。成立“专家顾问团”,定期到薄弱村现场会诊,指导推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落实财税、土地优惠政策,引导支农、扶贫、产业等各类项目资金投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四是严格考核奖惩。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乡镇(街道)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把自主发展增收情况与村干部待遇报酬、表彰奖励挂钩,作为确定村干部年度业绩考核奖励报酬的重要依据。

凸显湖区特色打造基层党建品牌

中组部到济宁调研时,强调基层党建要有特色。我县将结合湖区实际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努力打造基层党建的微山品牌。一是拓展红色阵地。坚持“一体两翼,双面推开”,以“党建引领、各方聚力”为目标,在城市居民小区、网格建设“聚力先锋”站的同时,选取农村中心村和人流量较大的学校、码头等地点建设乡村“聚力先锋”站,下沉公共服务资源,常态化开展便民服务。针对零星散布的渔民村,设立“湖上党群服务中心”、“聚力先锋”流动服务船,为湖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民事代办等服务,打造大湖上的“红帆船”,架起党群连心“新桥梁”,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能力。二是培育红色基地。突出“能量传递、文化展现、阵地升级、工作引领”四项要求,推动每个乡镇(街道)创建2—3处基层党建示范区,统筹打造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等主题鲜明、覆盖全域的基层党建示范区,形成示范集群效应。结合示范区创建,分领域、分片区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将培训基地打造成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党员充电蓄能的重要平台。三是深化红筝工程。针对微山地处湖区,部分渔民村地处偏远,党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强的特点,通过在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在流动党员集中船队建立船头党小组,对长期从事渔业生产的党员,利用驳船、快艇“送学上船”等方式,抓好流动党员管理,发挥流动党员作用。四是展现湖区精神。挖掘提炼微山湖区革命精神、斗争精神,总结推广“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高楼乡渭河村典型经验,组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高楼乡渭河村支部书记孙茂东等同志成立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顾问团”,开展巡回宣讲、专题授课、线上交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作者系微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臧德宽)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