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流动党员分布散、联系难、管理乱的实际情况,梁山县馆驿镇从制度建设着手,发挥好“五项制度”优势,不断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确保了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一是建立信息登记制度。外出的党员大部分在外打工,每年回家的时间一般限定在有重大节日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针对需较长时间外出的党员,需要严格执行外出告知制度。一般情况下,要求在外出5日前要告知所在党支部,并填写外出备案登记表,重点对外出党员的去向、从事职业、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为下步对接联系做好准备。党支部及时做好外出党员的信息采集和备案登记,并按照每半年一次,将本支部外出党员登记情况上报镇党建办进行备案。镇党委定期召开专题党委会,研究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情况。
二是建立及时联系沟通制度。为做好与流动党员的联系工作,凡有流动党员的党支部,及时确定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为其联络员。联络员主要负责对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及时掌握,并做到每季度至少与流动党员联系1次,了解其生活状态、工作情况和思想状况。党支部建立全村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微信交流群,定期向流动党员发送有关党组织生活内容的信息。通过微信交流群,重点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同时,建立了党员与党组织进行沟通联系的机制,要求流出党员主动与所在党组织保持经常联系,及时汇报自己的工作状况、思想情况。流出时间较长且无固定地点或中途变更从业单位和地点的,也要及时向所在党组织报告。
三是建立教育学习培训制度。利用清明祭祀、“五一”、“十一”、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大量流动党员返乡机会,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一是在村委会办公室举办流动党员劳动技能培训班,如面点、焊工等,不断增强党员的工作能力,帮助其获得更好的职位和更高的报酬。二是在村委会党员活动中心,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学习研讨活动。通过支部书记领学、观看教育视频和谈心交流等形式,力促将党的理论知识弄懂悟透,不断提升的党员政治理论素养。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召开座谈会、谈心谈话等形式对流动党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流动党员的政治素质和组织观念,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
四是建立日常走访慰问帮扶制度。在党员外出期间,家属出现重大问题或困难时,党组织要发挥济危救困的作用,及时走访了解情况,进行慰问帮扶,积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在这样的状态下,外出党员可以心无旁骛地工作,对党组织重要性有了更深认识,能够更好配合所在党组织的管理。在党员返乡后,党组织及时组织村干部上门走访,了解外出党员的心理状况及所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的造福社会。同时,鼓励和支持有事业成就的党员为家乡经济发展多做贡献,力争寻找到更好的途径,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五是建立定期检查考核制度。把流动党员管理作为千分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考核比重,带动各个党组织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通过日常考核记录、党费缴纳情况、支部书记例会、工作调研、临时检查等形式,检查各支部流动党员管理情况。对管理工作成效好的党组织,及时进行表彰,对管理不力的党组织,及时进行通报批评,切实用好考核“指挥棒”。镇党建办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交流管理经验,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切实增强流动党员管理实效,不断汇聚起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中共梁山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