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基层党建>党员队伍建设
邹城市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成立三周年记
发布日期:2019-05-23 18:11 信息来源:灯塔-济宁党建(组织部)
信息来源:灯塔-党建在线
字体:【

近年来,邹城市高度重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在党员教育、管理与服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针对新形势下流动党员实际,精准定位,超前谋划,于2015年9月成立邹城市流动党员党工委,启动实施“红船行动”,对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出全方位安排部署。

经过前期调查摸底,邹城市在北京务工、居住的流动党员近百名,主要集中在海淀、西城、朝阳等区。市委组织部研究后将“流动的红船”第一站确定在北京。流动党员党工委立即行动,到北京与流动党员进行走访座谈,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认真做好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准备工作。2016年5月14日,邹城市第一个驻外党组织——在京流动党员党支部在北京市海淀区挂牌成立,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梁伟出席揭牌仪式。把党支部建在流动党员集中的地区,这是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的突破和创新。从此,这艘“流动的红船”连接起首都与邹城,在流动党员身边传递着党的声音和家乡的问候。

优化组织设置。在京流动党员党支部成立后,积极组织党员开展活动,发挥了沟通和凝聚作用。针对在京流动党员较为分散的实际情况,为更好地发挥党组织教育、管理和服务作用,在济宁市委组织部和济宁市在京流动党员党工委的指导下,于2017年8月29日成立了邹城市在京流动党员党委,下设海淀、朝阳、西城3个党支部,将在京流动党员全部纳入管理。同时立足实际,依托在京流动党员党委,将流动党员管理与“双招双引”工作有效衔接,切实发挥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作用。

强化政治功能。作为党的基础组织,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京流动党员党委以强化政治功能为根本遵循,围绕提升组织力、增强凝聚力,提出流动党员“离乡离土不离党、隔山隔水不隔心”,探索建立了“党员共建、信息共用、发展共助、稳定共抓、成果共享”工作机制,在班子建设、队伍管理、制度运行、阵地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逐步规范。坚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并立足实际,组织在京流动党员积极参加“我为首都做贡献”志愿服务、在京务工人员运动会等活动,流动党员党性意识明显增强,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固化管理手段。在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和监督的同时,在京流动党员党委把教育和服务作为工作重点,针对流动党员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实行“分散自学+集中教育”模式,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注重强化流动党员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开展技能业务培训,增强教育实效性;实行 “流出跟踪+流入登记”模式,由家乡党组织与流动党员定期联系,掌握党员情况,同时与海淀区东升镇等流入地党组织建立沟通会商机制,探索实行“双向管理”,增强管理主动性;实行“线上管理+线下服务”模式,建立动态管理和即时帮扶救助机制,运用新媒体加强联络,及时为流动党员提供创业就业信息,增强服务针对性。教育、管理和服务手段的创新和拓展,使在京流动党员进一步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家”的温暖。

深化工作成果。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成立以来,在教育、管理和服务流动党员方面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省市各级组织部门的肯定与认可。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济宁市委组织部、济宁市在京流动党员党委,以及海淀区东升镇等驻地党组织的负责同志多次莅临调研指导,给予高度评价。在京流动党员党委被济宁市在京流动党员党委授予“党员先锋岗”称号。《深化“红船行动”强化流动党员管理》被济宁市委组织部确定为2019年度“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创新项目。

流动的红船,永恒的信仰。邹城市将继续深入实施“红船行动”,进一步创新手段,丰富内容,细化措施,把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打造成“流动党员之家”“务工人员之家”,引领广大在京流动党员为首都繁荣稳定作出积极贡献,为家乡增光添彩!(中共邹城市委组织部)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