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兖州区新兖镇牛楼新村下辖6个村,2016年,六村合并成立了兖州区第一个农村社区党委——牛楼社区党委,2020年,经过优化整合成立了牛楼新村党委。在新村党委的带领下,牛楼开始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以组织振兴带动产业振兴,当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818万元。在这里,都在传递着“牛楼干劲牛楼速度”,乡村巨变中,人们交口称赞牛楼新村党委真“牛”。
拓荒牛 灵光乍现成花海
牛楼新村泗河西岸原来有一片荒滩地,到处垃圾遍布,恶臭熏天,生活在周围的村民常年窗户紧闭。“如何治理这片荒滩”成为压在新村党委委员们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大家尝试过清运垃圾,也试过撒药除草,但都治标不治本。一次偶然的机会,新村党委到江西等地学习,无意间看到了金色的油菜花海,灿烂动人。委员们激动地说,“咱们那儿还没这么亮眼的花田,是不是能在荒滩地上播种试试?”
种植油菜花的念头就这样“灵光一现”,也给委员们治理荒滩地提供了绝佳的思路。回到牛楼,新村党委立刻召集村干部,把种植油菜花的想法告诉了大家,得到了全体村干部的大力支持。
说干就干。新村党委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将荒滩地进行了土地流转,用“以地入股”的形式给村民发放租金。历时两个月,1400亩土地经历了土方回填、地垄划拨、种苗施肥后,承载着无数人希望的油菜花田,进入了蓄势待发的生长周期。
2019年3月,千亩金色油菜花如期绽放。花海彩田内碧水蓝天,绿树成荫,千亩油菜花喜迎八方来客。千亩荒滩地大变样,白鹭、野鸭等平时罕见的动物纷纷到这里“安家”。“情醉油菜花,再不去婺源”,这一美好的愿望顺利实现。
花海彩田景区 (康永桢 摄)
整个花季,园区每日游客接待量两万余人,不仅有了可观的门票收入,也通过提供运营、保洁、安保等岗位,带动了村民就业。新村党委还向村内42户贫困户分发干股,保证他们有一笔稳定的收入来源。花海盛放,村民增收,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突破性成效。
孺子牛 另辟蹊径建小镇
“油菜花期短、游玩项目少”是牛楼新村党委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发展短板,可现有的土地性质只能用于种植,这怎么才能让村民尽快富起来?责任和使命让党委一班人寝食难安:他们决心变废为宝,就近为群众造福。面对拆除的140亩废旧厂房,新村党委决心旧貌换新颜,在此打造一个集美食、游乐、休闲于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小镇。
在征求了上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意见后,牛楼新村党委着手打造“牛楼小镇田园综合体”项目,联动花海彩田园区,融合发展花涧小巷、农业产业园、马桥湿地和园林社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旅游区。
疫情期间,新村党委顺利搭乘兖州区第一趟“复工复产”的快车,带领辖区内的建筑队“一天当成两天干”,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加快建设进度。历时四个月,一座以鲁西南民居为特色的文旅小镇顺利建成。141间商铺、2处四合院和4套民宿在2020年7月开门迎客,独特又丰富的体验内容火爆全网,让“牛楼小镇”这一招牌一炮而红,成为了周边游客的游玩首选。
牛楼小镇夜景 (王彤 摄)
与此同时,以“现代农业生产和科普观光”为主线,以“温室和蔬菜生产”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也在紧张建设中,牛楼新村党委利用土地规模集中的优势,再次为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代农业产业园 (卞祥勋 摄)
截止目前,牛楼小镇田园综合体内各项目已经全部顺利运营,累计接待游客量达100万人次,带动村民就业834人。
老黄牛 一心为民抓“统筹”
牛楼新村内的6个村整合优化后,7000多名村民集中居住生活在一起,怎样才能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更好的为村民提供服务呢?
新村党委以一股坚韧不拔的“老黄牛”精神,继续躬身前行,无怨无悔。他们制定了“以点连线,带动全面”的工作方法,联合原来6个村党支部,全方位、多层次的进行村居管理。在日常工作和服务中,新村党委探索出了“四个统筹”服务方式,即:统筹新村管理、统筹党员教育、统筹民生事业、统筹文化活动,带动各方面工作开展。新村党委通过对党员干部设岗定责、责任到人,为党员干部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同时鼓励党员为项目发展建言献策,在牛楼小镇田园综合体运行期间,党员向党委提议的国庆游园会、河灯祈福会、泡泡电音节等主题活动,均获得了圆满的成功。新村党委也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到袁家村学习参观,通过大家多个视角的观察,把积累的经验因地制宜地用在项目发展中。新村党委积极开展“争当致富带头人、群众贴心人、政策明白人”和“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献计出力”等主题活动,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近年来,牛楼新村党委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用“定了算、说了干”的超强魄力不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牛楼“从无到有”,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了“锦上添花”。如今,新村党委正带领群众们盘算着更红火的日子,用“牛楼速度”阔步前行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为“乡村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持续输出“牛楼力量”。(文/李敬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