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党员教育
《风展党旗如画》“党旗飘扬”系列:群雁高飞头雁领
——记泗水县圣水峪镇南仲都村党支部书记 姚洪远
发布日期:2021-07-05 16:13 信息来源:灯塔-济宁党建(组织部)
信息来源:灯塔-党建在线
浏览次数:

姚洪远(左二)在草莓大棚里指导村民采摘草莓(张立楠 摄)

早晨八点半,南仲都村南部的农业生态观光园内已是一派繁忙景象草莓大棚里闪现着村民忙碌的身影园区北一个高端现代化玻璃花卉大棚格外耀眼,园区西侧的十里花溪项目正在紧张的施工之中……

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现在远近闻名的“草莓村”“小康村”,如此巨变都离不开南仲都村的“领头雁”——党支部书记姚洪远

取经归来献家乡

姚洪远(左一)在火龙果大棚指导村民管理火龙果(张立楠 摄)

2011年春,一直心系家乡发展、富有为民情怀的姚洪远从南方商海“学艺”归来回村任党支部书记,做了南仲都村的“领头雁”。从此,南仲都村贫穷落后的命运开始被改写。

带领村民在丘陵薄地上种桃树,一年栽树,次年培育,第三年开花结果。姚洪远又亲自出去跑销路,千方百计将桃子卖出山区,卖了个好价钱。渐渐地,姚洪远在村里有了“话语权”。

随着南方的草莓和火龙果进入北方市场,姚洪远又带着村委成员和群众代表直奔全国草莓第一大县安徽长丰参观考察。考察归来,流转土地、筹措资金、聘请专家……一个月后,31个高标准草莓大棚建起来了。大棚内栽上草莓苗后,姚洪远又带领村干部三下广州“取经”,学习考察草莓市场和包装方法。当年春节前上市的草莓每斤卖到30元钱,每个棚纯利润接近3万元。

此后,村里开始“滚雪球”式发展大棚种植,采取“村集体+租种农户”的方式进行统一管理,苗木及销售由村里负责,并与租种农户签订最低收购合同,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2016年,村里建成总占地230亩的76个大棚同年春启动“好客山东莓丽泗水”草莓采摘节,农业生态园被评为济宁市科技示范园、山东省精品采摘园。“仲都草莓”倍受济南、济宁、泰安等大中城市消费者青睐。南仲都村摘掉了省定贫困村的“穷帽子”。

驶上致富快车道

在“姥姥家”民宿,姚洪远介绍民宿基本情况(张立楠 摄)

“摘帽”后,南仲都村村集体有了不菲的收入,村容村貌也大为改观。如何留住”游客,成为当时萦绕在姚洪远心间的问题。

发展民宿旅游,是姚洪远确定的乡村旅游方向2018年,经泗水县文旅局牵线搭桥,姚洪远与济南一家民宿运营品牌的总经理张建军见了面,双方一拍即合。说干就干,南仲都村大力挖掘当地“尽孝行善”的文化传统,开发以“孝”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建设草编坊、豆腐坊、香油坊、粉皮坊等众多民俗风情体验设施及农家乐、十二生肖主题房、“姥姥家”民宿小院等服务设施,打造集观光、体验、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村。

如今,南仲都村已打造成“四季有花,三季有果”的鲁西南最美乡村,荣获济宁市AAA级旅游村庄、山东省特色村、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南仲都村旅游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南仲都村的旅游火了,南仲都村的村民乐了。

党建引领奔小康

南仲都村的成功绝非偶然。的成功在于探寻出了一个清晰可见的发展路径,村领导班子有超前意识,走一步,看三步,步步能踩到点子上。

“促进农村脱贫工作的实现,党建是关键,加强思想引领是很有必要的!”最近几年,姚洪远注重让村干部和群众开阔视野,村里每年拿出5万元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为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每月25日南仲都村都召开全体党员会议。邀请县委组织部干部到村里开展专题讲座。为了更好的学习交流,南仲都村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让全村党员经常接受党性教育、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从而在各项工作中自觉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山区农村飘扬起来。

走进南仲都村党群服务中心,眼里看的,耳朵里听,墙上挂的,地上铺的,一股脑的全是基层党建元素:村级带头人“四雁”行动村党组织书记“双向挂职”“跨村任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小微权力(公共服务)清单制度龙湾湖示范区党建联盟。

一边发展乡村旅游一边将目光投向其他富民产业。姚洪远组织村民到临沂、青州等地考察学习,最终敲定继续建设大棚基地发展花卉产业让整个南仲都村的产业结构更立体,更多样化。姚洪远“生活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在乎生活品质,相信花卉经济前景广阔

在花卉大棚,姚洪远在介绍花卉品种(张立楠 摄)

2020年10月份南仲都村的鲁南花卉博览园正式投入使用博览园共计投资1045万元占地6600平方米。同时,项目还规划建设占地230亩的花卉种植基地,计划建设68个高标准花卉种植大棚目前在建44个。“一个大棚里,我们安排4名工作人员,所有的大棚就能解决270多人的就业问题再加上采摘园、民宿、花卉博览园一年下来可以有300多个就业岗位所以,咱们农民现在也不再像以前一样两腿是泥,满手是灰了。”姚洪远说。

拥有一位好支书就会有一个好村庄。姚洪远就是这样一位好支书,多年来,他似水中的蛟龙,如蓝天上的雄鹰,为南仲都村描绘着致富奔小康的宏伟蓝图。南仲都村在脱贫之路,已成为济宁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成为山东美丽乡村的名片(文/张立楠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