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才工作
济宁市激活创新发展源动力
发布日期:2022-07-29 16:48 信息来源:人才济宁
信息来源:灯塔-党建在线
浏览次数:

携手国内知名高校,山东通佳机械有限公司设计出的IV型储氢瓶,让氢能源汽车充气3分钟、续航千公里的梦想照进现实;创新实施静默认证,老人等特殊群体领取惠民补贴,再也不用为在手机上一次次认证发愁;文化两创引领下的八个融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生活……孔孟之乡,创新,不仅是锦上添花的妙笔,更是所有工作的原点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今年,济宁市深入贯彻省十大创新行动计划,进一步强化创新思维、明确改革路径,确定126项重点改革创新事项,为开展全领域工作拓展了思路、指明了方向,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力。

两图谱三平台搭建研发成果转化桥梁

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尽快突破关键技术;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却往往守着好技术找不到婆家。今年以来,济宁市通过绘制企业研发需求图谱全国技术成果分布图谱两张图谱,积极搭建研发成果转化桥梁,成功让32项科技成果找到了好归宿。

山东通佳机械有限公司是济宁一家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加工装备研发生产的重点企业。前段时间,为顺应氢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公司着手研发高压储氢瓶,可就在项目临近完成时,一些久攻不破的技术瓶颈拽住了研发的脚步。

氢能源汽车与普通汽车最大的区别在于能源系统,而用于存储高压氢气的储氢瓶,随之成为关键零部件之一。采用塑料内胆+碳纤维缠绕工艺制造的IV型储氢瓶有极高的技术门槛,世界范围内目前仅有少数国际汽车品牌制造商掌握这门技术。山东通佳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勇说,在企业研发需求图谱指引下,公司成功对接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的科研团队,不仅解决了难题,产品也以最快速度问世。

说白了,两张图谱一张用于搜集本地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技术难题,一张用于汇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一手利用数字化系统进行技术供需的匹配;一手建立揭榜制新型科研攻关机制,对未达成匹配的项目面向全球征集技术攻关方案。济宁市科技局科技规划与资源配置管理科科长梁晨光表示,对达成揭榜意向和技术合作的项目,济宁市将采用补、投、贷相结合形式给予项目资金支持。不到一年时间,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济宁重点企业牵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知名高校,技术难题被屡屡攻克,一些优秀的研究成果也实现产业化转化

两张图谱基础上,济宁市还着力打造了综合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专利导航平台及产学研合作活动三个平台,一头连高校,一头通企业,双方实时发布技术需求和科技成果,并通过大数据精准匹配和互动式交流,快速、高效、便捷地找到供需契合点,打通了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济宁已绘制发布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7个产业领域创新图谱,收集整理企业技术需求535项、产业共性技术需求259项、涉及国内外150余所高校院所的技术成果达到1131项,签订合作协议141项、项目总研发投入达23.4亿元。

一件事思维打造政务服务新模式

日前,落地嘉祥化工产业园的省重点建设项目山东世纪连泓新材料项目,迅速落地开工。其中,让项目副总经理范文峰感触最深的是,项目开工前的审批流程由过去的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三个阶段合并为工程建设许可一个阶段,开工那些事变为开工一件事

不能老是让已经备好的米等着下锅。谈到对项目开工前环节进行的流程再造,嘉祥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张以恒介绍,作为济宁开工审批一件事改革试点县,嘉祥在摸清开工审批堵点、卡点后,结合一业一证改革,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等开工前的11个事项进行合并办理,申请人只需到一个窗口、填一张表单、交一套材料、走一个流程,即可办完所有事项,审批时限由22个工作日压减到了6个工作日。

行政审批时间每压缩一天,项目就能在落地投产和经营发展上多一天时间。范文峰说,对企业而言,工程建设领域的行政审批改革不仅加速了项目建设进度,也用优质的营商环境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创新力。开工一件事所带来的,不仅是项目落地、建设、投产效率的大幅提升,更体现了政务服务改革的一件事思维。

近年来,济宁市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点环节,组织实施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开展系列创新。以行政许可为突破口,率先推出市县镇三级同权改革,基本建立统一编制、联合审核、动态管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管理机制;5.3万余家企业注册惠企通服务平台,26个市直部门的116项惠企补贴事项完成线上流程配置并对外服务,20个简易许可秒批秒办;依托数字技术深化一网通办”“跨域通办120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运行,身份证、营业执照等证明材料在办理700余项高频事项时免提交……“一件事式的套餐政务服务模式,创造出更多元的应用场景。

民办教师补贴每月360元,高龄老人补贴每月30元,居民养老保险每月150……”这是邹城市钢山街道后八里沟村村民宋光水享受到的惠民补贴政策清单。但在过去,每领取其中一项,都要进行一次单独的资格认证,这可把82岁的老人愁坏了。

为解决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待遇领取认证不便的问题,20217月,济宁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邹城市、汶上县,在省内率先创新试点静默认证,依托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开发建设的待遇资格静默认证平台,在对接人社、卫生健康、民政、医保、交通运输等部门,共享22类数据的基础上,建立静默认证为主、远程自助认证为辅、人工认证为补充,疑点信息实地精准核实的资格认证体系。

近日,《济宁市2022年政务服务重点任务清单》发布,济宁将持续聚焦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四化建设,明确90项具体任务,在办事大厅和e自助服务终端同步上线一件事办理专区,在细化分解各类型服务场景的前提下,实现办事渠道的多样化、办事体验的极简化、办事方式的便捷化。

八个融入激活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奶奶、爷爷,你们坐好就行,打菜打饭的事就交给我和小伙伴们去做。看着娃娃们在食堂里跑前跑后,老人们很欣慰。这是721日中午,曲阜市防山镇齐李村幸福食堂里发生的一幕。

为了让孩子们从劳动中学习孝善文化,村里复兴少年宫的志愿者们决定利用暑假,策划一次我劳动 我快乐走进幸福食堂活动。孩子们先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观看了关于孝的动画片、学习了关于敬老爱老的方式方法,随后在午饭时间来到幸福食堂,有的到后厨帮忙择菜,有的留在餐厅打扫桌椅、给老人打饭……在劳动中,孩子们对照顾老人有了新的认识。

原来真没仔细看过奶奶走路的样子,原来她的背驼得这么厉害,每一步都迈得很辛苦。”5岁的孔令泰说。

去年,曲阜市被确定为乡村复兴少年宫全国50个建设试点县(市、区)之一,包括齐李村在内的首批22个试点村率先开展公益夏令营活动。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热闹起来了:村里教师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走进父母课堂,村干部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邀请志愿者举办兴趣培训班……一年多以来,复兴少年宫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融合载体,已经成为促进农村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平台。

传统文化只有融入时代、融入生活,才能焕发出旺盛生命力。济宁一直尝试通过两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八个融入(融入精神文明建设、融入青少年教育、融入干部政德建设、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融入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融入乡村振兴、融入网络建设、融入城市发展)。一方面打造一批文化两创示范点,建设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全国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验基地;另一方面做大重点文化活动影响力,推动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办会规模、国际影响力、国际传播力上实现更大突破,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并主动汇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儒学研究教育传播平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讲好孔子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新、创意起来。

近日,任城区李营街道李营村两邻居因屋顶安装光伏太阳能发电板影响采光发生纠纷,街道调解员李哲了解情况后,通知双方到村和为贵调解室。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六尺巷故事的讲解,这个麻烦事被李哲成功化解。截至2021年底,济宁共建成和为贵调解室4711个,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调解成功率达98.5%

济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建立了政治、德治、自治、法治、智治五位一体科学架构,覆盖济宁全市的和为贵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此外,加强村居和为贵调解室规范化建设,设立市县乡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推动矛盾纠纷妥善化解在基层。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