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党建动态
微山县:“三链”融合赋“三能” 蹚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5-08-13 11:32 信息来源:山东改革
信息来源:灯塔-党建在线
浏览次数:

  近年来,微山县坚持党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促进产业链突破发展为目标,通过打通组织链、强化创新链、延伸服务链,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打造贯通协同“组织链”,为高质量转型发展“聚势能”

 坚持把党的建设贯穿项目建设、投产、运行全过程,带动产业链资源整合、力量聚合。健全“链动”体系。创新“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插在产业链”模式,深化实施“链长制”工作方案,组建“1+1+N”党建联盟,构建“13条标志性产业链+24条重点产业链”发展框架,在康源堂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33个,由县级干部担任“链长”一线主抓,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左右端”融通发展,全力助推产业集群能级提升。建优“链动”机制。建立健全产业链党建联盟议事决策规则,形成“产业链党建联盟抓统筹—牵头部门单位抓服务—链主企业抓带动—链上企业抓推进”工作机制,以党建共建打破专业壁垒、部门壁垒,统筹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卡点问题,先后组织召开联席会议32期,帮助解决要素保障等问题63条。建好“链动”载体。建立产业链党建联盟理论联学—活动联办—发展联动“三联”机制,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三争四敢·唯实惟先”大讨论,积极引导链上企业设立党员科研攻关小组、生产突击队等,先后创建党员先锋岗70余个、党员责任区26处,开展技能比武、“金点子”“微创新”等活动13次,激励党员干部在产业项目一线、重点难点工作最前沿扛红旗、争先锋。



 二、构建高效赋能“创新链”,为高质量转型发展“强动能”

 以稀土、中医药、渔湖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围绕链主企业绘制产业链发展图谱,助力企业释放创新活力。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打造产业融合发展共同体,推动上下游企业集聚、产业融合互动,协同推进技术创新攻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163家,建设微山县渔业养殖试验中心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微山湖产业研究院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等省市各类创新平台166家。发挥人才支撑作用。成立微山湖人才协会,创新实施“‘链’接高校·引智赋能”等人才引育工程,广开门路引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优秀人才,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通过“招、调、引”方式引入各类产业人才700余人,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37人,实现历史性突破。强化成果转化应用。加力突破科技创新,与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院联合成立稀土产业研究中心,与北京林业大学共建南四湖生态技术实验室,为上海海洋大学搭建实践基地,转化科技成果103项,中稀(微山)稀土“新型稀土储氢材料及应用技术”入选全国稀土行业“揭榜挂帅”项目,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三、延伸暖心惠企“服务链”,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提效能”

 坚持从需求出发、从服务入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推行“党建+网格化”服务模式,建立“企业点单、专员派单、部门接单”工作机制,选派37名党员科技特派员驻企服务,先后梳理形成上下游企业“需求清单”16项、形成部门帮扶政策27项,闭环解决企业急难问题39件。强化政策资金扶持激励。实行投资审批“绿色通道”“代办服务”“首问责任制”模式,建立“党支部+金融机构”协同机制,组织开展政金企对接会,为63家企业提供7.2亿元融资支持,落实支持制造业发展、科技创新减税降费1600万元,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4.5亿元、增长15.6%。升级数字化服务载体。创新推出“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场景6个,推进涉企证照“一照关联”“一码通行”,1528项政务服务实现“一站式办理”集成服务。依托“产业大脑”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一部手机“云养蛭”,建成国内首家GAP水蛭养殖基地及全国交易平台,推动全县中医药全产业链产值超20亿元,南四湖中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全省第二批医养健康特色产业集群。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