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川西高原自然风光与藏羌文化资源禀赋,从强化“党建链”到织密“共富链”发力,以组织力激活生产力、产业链带动增收链、人才链赋能创新链,实现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
绿水青山绘就孟屯秘境。理县组供图
织密组织链,筑牢振兴堡垒。一是党委聚力铸链。设立“桃甘景区大党委”,串联“桃坪羌寨”“甘堡藏寨”等景区,整合民宿协会、旅游公司等26家主体,推出“古羌藏韵”“红色记忆”等精品线路6条。通过党组织“链上聚力”,实现营销、服务标准、文创开发“三统一”,带动沿线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二是支部合力强链。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成立产业党小组,全覆盖选派党建指导员,打造“支部领航、产业聚合、群众增收”发展链。依托甜樱桃、大白菜等优势产业,统筹合作社、企业等资源,破解农产品种植分散、销售渠道单一等难题。三是党员下沉补链。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培育“土专家”、致富带头人队伍,党员示范户带头试种羊肚菌。在毕棚沟等景区设立“红色驿站”,党员驻点提供救援、导览服务。
做强产业链,驱动发展引擎。一是做优特色农业。培育“吉祥四宝”区域品牌,实施现代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打造“盒马村”订单产业、高原冷水鱼养殖等基地,建成高原蔬菜、薛桃果业等现代农业园区。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盘活旅游集散、电商中心等资源,发展研学旅行、冷链物流等新业态。二是深挖文化底蕴。以藏羌文化长廊为轴线,结合“碉楼+羌绣+红色文化”主题,建成羌绣体验馆等文旅地标,创新“羌绣+订单”模式,建立非遗数据库,开发文创产品120款,“乐·理”共富车间吸纳绣娘实现“家门口”就业。三是激活乡村旅游。打造全域旅游产业链党建工作新格局,围绕“冰雪胜地、避暑胜地”建设,推进“乡村旅游、文化体验、康养民宿”深度融合。制定《理县民宿指导手册》,打造“云上羌寨”精品民宿群。举办“村晚”等活动,打造“理小路”旅游打卡点,2024年接待游客605万人次、旅游收入55亿元。
优化人才链,激发创新活力。一是选苗育种强基。聚焦人才队伍“选育用”发力,实施“头雁工程”,动态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实施学历提升三年计划,建立县乡联动机制及县级领导包乡联村机制,筑牢乡村发展组织基础。二是淬炼提能铸魂。选派村党组织书记赴浙江学习“千万工程”先进经验,建立乡村干部“2+1”帮带机制,通过导师帮带、跟岗锻炼等方式培优育强后备力量。开展“书记沙龙”等活动,评选“担当作为好支书”30余名,有效提升村“两委”成员能力素质。三是聚才引智添彩。实施“栽桐引凤筑梦理县”计划,吸纳高层次人才,定向培养紧缺专业大学生。统筹用好省、州、县三级帮扶力量,选派年轻干部驻村攻坚。吸引电商达人、非遗匠人扎根乡村,形成“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归”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