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祥县持续深化城市社区“幸福家园”建设,以社区共建共治为有力抓手,聚焦组织架构、参与机制、资源整合等关键环节,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共建共治新模式。
党建引领建强社区治理“桥头堡”
建立五级组织体系。坚持社区“上门访”和党员“主动报”相结合,引导257名离退休党员和个体户党员等将组织关系转接至居住小区,发展党员中心户1500余户,以网格(小区)为单位建立102个实体党支部,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进楼入户”。
完善三级包联机制。建立“县级领导包联指导+部门单位结对共建+党员干部下沉服务”三级包联机制,推动5276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在网格服务”。
推行“六小”工作模式。创新实施织密织细“小网格”、建优用活“小阵地”、巧用善用“小积分”、推广民情“小微码”、搭建议事“小平台”、领办服务“小项目”等“六小”工作法,累计实施46个社区党组织“领题攻坚”项目和153个网格(小区)为民服务微项目。
多元共治架好社区治理“连心桥”
深化居民自治。借鉴传统村庄自治模式,通过社区推荐、居民自荐、群众推选等方式,从小区推选1345名热心公益的居民作为小区的“当家人”、居民的“代言人”,作为业委会的有益补充,及时收集反映小区居民诉求。
完善议事平台。推广“乐邻议事”“板凳议事会”等议事载体,制定“征事问需求—审事选议题—议事商对策—办事优服务—评事看成效”的议事协商五步流程,现场商定措施、解决问题。依托智慧社区平台,打造“议事协商”线上应用场景,推动智慧赋能协商。已累计解决物业服务、停车难、环境差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832件。
拓展便民活动。实施“红色合伙人”计划,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资源,构建“5+N”服务体系(5类基础服务,N个特色项目),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开展新兴领域党建“双融双创五找准”行动,组建“新锋骑士”等23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聘任86名外卖、快递小哥担任“移动网格员”。培育“公益集市”等50个品牌服务项目。引入专业社会组织323家,开展“日间照料中心”“四点半课堂”等项目136个,累计服务2.3万人次。
要素保障打牢社区治理“基础桩”
建强治理队伍。组织开好“善为善治书记论坛”,采取实战实训、挂职锻炼、导师帮带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完善社区工作者“定岗网格”制度,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证、全科能力证“双通关”认证体系,健全竞争性选拔晋升、跨社区交流任职等机制。
推动阵地提升。深入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行动,全面摸排各社区、小区公共服务用房情况,理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权属、管理和使用关系。开展小区“红帆驿站”提档升级专项行动,集中配备饮水机、微波炉、工具箱等基础设施,有效提高服务覆盖面。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优化设置功能科室,全面推行错时延时制度、“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实现软件硬件双提升。
加大经费保障。列支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工作队伍报酬经费、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等工作,全面落实“3岗18级”薪酬待遇,有力保障社区高效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