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微山县微山岛镇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总要求,聚焦“精准滴灌、靶向提升”目标,深化实施农村党员“分类精培”行动,推动党员教育培训走深走实,为乡村振兴汇聚源源不断“强劲动能”。
聚焦行业特点,构建“行业+岗位”分类体系。以镇域“农文旅融合”产业布局和党员技能需求为导向,建立“行业+岗位”分类体系,将农村党员划分为3个行业链条、8个岗位类别。旅游服务链涵盖导游、民宿、餐饮、游船从业者,从“红色文旅融合”入手,提升旅游服务专业化水平;产业发展链针对种植户、电商创业者设置生态种植技术、农产品直播运营等特色课程;商贸服务链覆盖商铺经营者、文创手艺人,聚焦短视频营销、非遗产品创新设计等内容,实现“人需适配、精准滴灌”。
创新“三错峰”时间统筹机制,破解工学矛盾。通过“前期调研+按需排期+灵活补课”的动态调节模式,最大限度保障党员参训率。错峰定时间,旅游旺季利用晚间时间开设理论课和研讨交流,淡季集中2天开展民宿、导游等实操培训;农忙期利用劳作间隙为种植户开设“田间课堂”。错峰设形式,理论课程通过“现场+录播”的方式覆盖全员,实践操作分组分片、就近实训,兼顾参训党员工作节奏,实现“理论课集中学+实践课分散练”。错峰补进度,为因特殊情况缺课的党员提供“线上回放+课后辅导”的“碎片化”补课渠道,确保“不漏一人、不掉一课”。
建立“学用共振”多维保障模式,培育发展动能。构建“组织推动+激励驱动+实践联动”机制,实现学习工作“双促进”。组织统筹压责任,建立“党委统筹—支部落实—党员签到”三级管理机制,把参训率纳入党员积分管理,与年底评先树优挂钩。行业协同强支持,与餐饮、民宿等行业协会协同合作,对参训党员经营的店铺加挂“党员示范户”标牌,提升星级认证力度,激励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学用结合促转化,设置“培训—实践—反馈”闭环,如红色讲解员培训后参与景区实地讲解考核,推动红色基因传承与产业服务能力双提升,实现学习工作“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