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视频
基层医疗服务是保障群众健康的重要防线。济宁经开区创新“党建+医疗”深度融合模式,通过上下联动,下沉延伸服务,链接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兜牢为民服务网底,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在济宁经开区马集镇刘庄村,党员家庭医生关硕正在为村民刘志国进行健康检查。
济宁经开区马集镇刘庄村村民刘志国:“家庭医生签约后,对病的控制也进行讲解,现在血压也正常了。”
为提升农村基层医疗服务,2024年,济宁经开区启动“百名医护进乡村”活动,全区106名党员家庭医生深入乡村一线,每月至少三次下沉村庄,在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的同时,为村医“传经送宝”。
济宁经开区马集卫生院医生关硕:“成立了一支由党员同志带头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定期到村卫生室坐诊。一方面为村民进行常见病的诊治,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坐诊,提升村医的(业务)服务水平,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济宁经开区马集镇刘庄村村医刘华伟:“自从家庭医生党员干部定期帮扶以来,卫生室从诊疗环境提升,到服务能力提升都达到标准化水平,通过每期线上培训和实践带教,现在我已经能熟练开展日常诊疗以及推拿、拔罐等多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满足了村民不出村就看病的就医需求。”
活动开展以来,通过“线上培训+线下指导”相结合模式,累计举办培训72期,培训9360人次,实现党建与医疗服务“双促进双提升”。
济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经开区管理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田成宏:“不断提高乡村医生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打造一支群众信赖的基层医疗队伍。目前,全区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资格的人员比例已达到50%以上,为基层医疗服务提供了稳定的人才保障。”
在延伸下沉服务的同时,济宁经开区通过党建联建与资源整合,积极推动乡镇卫生院与大医院合作,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通过党组织联结,推动业务、人才等方面深入协同。2024年,马集卫生院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构建起上下联动的紧密型医疗集团。
济宁经开区马集卫生院院长张冠强:“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签订城市医疗集团合作协议,邀请市县级专家6名,来我院长期坐诊,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提高我院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王宝魁是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2023年,进驻马集卫生院,担任卫生院业务院长。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市派业务院长马集卫生院业务院长王宝魁:“争取培养两到三名基层心脑血管的骨干医生,让他们做到小病在镇上能处理,危急重症当时就能处理,大病及时转到市第一人民医院。有需要立即住院的,我会开通一个绿色通道。争取做到节约时间,挽救濒死心肌。”
目前,济宁经开区45个薄弱村卫生室完成改造提升,4个中心村卫生室建成投用,先后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调配700余台医疗设施设备,全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济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经开区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刘晓伟:“我们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优化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可及更连续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