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才工作
济宁党建 | 嘉祥:“能人返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发布日期:2025-09-12 11:25 信息来源:济宁组工 济宁新闻网
信息来源:灯塔-党建在线
浏览次数:

点击播放视频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嘉祥县实施“嘉雁归巢”计划,积极引导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回村任职,通过兴产业、强组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在嘉祥县老僧堂镇返乡新农人刘卫海的毛豆种植基地,130余亩早茬鲜食毛豆长势喜人,产品将出口至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济宁沃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刘卫海:“我们毛豆采摘期,预计在7月20号左右就可以采摘。”

去年4月,在外地从事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的刘卫海,在当地政策招引下返乡创业,流转周边村庄1000余亩土地种植毛豆、西兰花等特色农产品,同时,盘活村里闲置校舍,建成农产品初加工车间。

济宁沃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刘卫海:“像我们地里收过来的西兰花,我们按照出口的要求做3-5公分,2-4公分,几公分的要求,我们做初加工。二期马上就要建,农产品作为深加工,做速冻。”

嘉祥县老僧堂镇程杜新村党支部书记刁艳芳:“把这个学校盘活了,每年给村集体带来收入5万元,带动村里剩余劳动力在这个企业里打工。”

济宁沃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刘卫海:“在自己的家乡,就想着带着老百姓去种地,带动周边的老百姓发展我们的基地。”

为吸引能人返乡创业,今年以来,嘉祥县持续放大“乡村振兴合伙人”效应,依托在外流动党员党组织、“归雁回引”工作站等,实施“嘉雁归巢”计划,在项目报批、土地流转、资金补助、担保贷款等方面,量身定做优惠政策和服务模式。同时,盘活空闲宅基地、校园校舍等闲置低效资源,破解返乡人才创业土地空间要素制约。

嘉祥县委党员教育中心副主任、组织三科科长潘笛欢:“依托富硒大豆等特色农业,手套、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文旅融合发展等领域,不断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

    “能人返乡”不仅激活了乡村“沉睡资源”,带动富民产业发展,也为村党组织输入了新鲜血液,注入新的活力。在老僧堂镇曹庄村,返乡后的曹宪伟今年4月份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眼下,他带领村两委成员正在建设党群服务中心。

嘉祥县老僧堂镇曹庄村党支部书记曹宪伟:“这个地方原来是咱村集体的一个坑塘,为了解决党群服务中心场所小,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目前正在跟设计院沟通图纸问题,正在出规划图,出完规划图,咱计划8月开始动工建设,到10月中旬基本上建设完成。”

围绕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曹宪伟上任后,开展议事协商,对村内道路进行升级改造。

嘉祥县老僧堂镇曹庄村村民曹其星:“原先俺这条路宽度没这么宽、道路不平,路修完之后,村民也都很满意,路修的状况也很好,现在交通比较方便。”

嘉祥县老僧堂镇曹庄村党支部书记曹宪伟:“有一种情怀吧,想回报家乡,带领咱老百姓一块致富。下一步准备办个村办企业,以服装为主,打造人人都就业的机会。”

嘉祥县老僧堂镇党委书记王飞:“持续推进‘嘉雁归巢’行动,让更多的在外人才‘引得来、留得下、干得好’,实现‘一人创业带动一片,能人治村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愿景。”

    “头雁领航、群雁齐飞”,能人返乡释放“归雁效应”。今年以来,嘉祥县通过“嘉雁归巢”计划,累计开展在外优秀人才回引活动39次,回引49人回村任职,其中5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招引乡村振兴合伙人项目14个,总投资2亿元,预计带动集体增收100余万元。

嘉祥县委党员教育中心副主任、组织三科科长潘笛欢:“回引一批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回村任职,推动更多人才、资金等要素流入乡村,实现班子强、产业强,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