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抚州广昌县坚持把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聚焦新时代干部履职所需和成长所缺,着力深挖教学资源、创新培训模式,让培训内容更接地气、形式更富活力、效果更加扎实。
依托域内丰富的红色历史底蕴,广昌整合红色资源,将高虎脑战役展览馆、饶家堡战斗陈列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昌段)等8个红色教学点串珠成链。广昌组建了专业的红色文明宣讲团和红色先锋服务队,创新教学形式,把课堂从教室搬到革命旧址现场。在高虎脑战役展览馆,学员们观看珍贵历史影像,聆听宣讲团成员动情讲述;在饶家堡战斗遗址,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编演红色情景剧《一件军大衣》,再现当年苏区群众踊跃支前的感人场景。这种沉浸式、体验式的“红色课堂”,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截至目前,广昌已累计开展各类红色主题现场教学超过1000批次,覆盖党员干部群众10万余人次,有效筑牢了干部的信仰之基。
“站在当年红军战士冲锋过的阵地上,听着那些感天动地的故事,特别是亲身参与情景剧演出,那种震撼是书本上无法体会的,对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有了更深切的感悟,也更加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参加完现场教学的年轻干部王源深有感触地说。
针对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广昌县将目光投向实践一线,精心收集整理本土涌现的鲜活案例。“道德红黑榜”引领乡风文明、“莲乡敬老堂”破解农村养老难题、“留守儿童之家”渐成关爱服务体系、城乡“三长”联动形成机制,广昌深挖提炼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县委组织部联合县委党校将这些“土办法”“金点子”精心打磨,拍摄制作成《以道德“红黑榜”促乡村善治》《党建引领“三长”联动:江西广昌聚力畅通社区治理“最后一米”》等案例课程。在教学方式上,摒弃传统灌输式,采用“案例导入—分组研讨—代表发言—总结提升”四步教学法,引导学员深度参与。在《党建引领“三长”联动:江西广昌聚力畅通社区治理“最后一米”》案例课上,学员们围绕“如何有效激励‘三长’持续发挥作用”这一实际问题,分成小组展开热烈讨论。来自社区的学员结合自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分享了运用“三长”力量成功化解邻里纠纷的具体事例和心得。这种变“被动听”为“主动研”的模式,显著提升了干部分析和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截至目前,广昌县已累计开展案例现场教学30余场次,培训干部500余人次。
“以前听理论课容易犯困,现在是大家围绕真实案例,讨论的都是自己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必须开动脑筋想对策,课堂气氛热烈,收获特别实在,感觉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城市社区干部江少杰在课后交流时坦言。
为切实补齐干部知识短板、经验盲区和能力弱项,广昌县积极探索推动培训阵地由“教室会场”向“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项目一线”延伸。一方面,围绕县域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有计划地将干部放到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进行实践锻炼。组织干部深入白莲种植基地,与种植大户、合作社带头人共同研究白莲精深加工和品牌营销的新路径;安排干部下沉山林,实地调研林下种植中药材及食用菌的模式和效益;选派经济部门骨干到工业园区,深度参与“零号员工”机制优化,贴身解决企业从落地到生产的各种难题。另一方面,广昌县大力实施“走出去”计划,精准对接干部成长需求,择优选派骨干力量赴沿海发达地区、先进园区现场学习。截至目前,广昌县已累计选派800余名干部到乡村振兴、招商引资、信访维稳、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等“吃劲”岗位磨砺筋骨;组织140余名干部赴福建、广东等地沉浸式学习。
“这种‘干中学、学中干’的模式最管用。在白莲基地蹲点这几个月,和莲农深入交流探讨,不仅摸清了产业发展的痛点,也学会了和农民打交道的本领,对如何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心里更有底了。”县白莲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郑兴汶分享了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