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沈阳皇姑区,有一处特殊的“加油站”——红雁加油站,每月最后一个周四的晚上总能看到社区党组织书记们带着笔记本匆匆赶来的身影。这个藏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的“草根课堂”,没有华丽的场地、专家级别的老师,却因一场场接地气的“头脑风暴”成为社区党组织书记们的“成长充电站”。
“红雁加油站”项目自2023年启动以来,已开展百余场主题活动、5000余人次参与其中。从最初的“案例分析”1.0版本,到“案例分析+系统课程”的2.0版本,如今已迭代升级为“案例分析+系统课程+实践帮带”的3.0版本,为社区党组织书记们提供方向指引和方法支持,助力他们在岗位上快速成长、在实践中锤炼本领。这里不仅成为问题“终点站”,更化身基层治理智慧的“孵化器”。
自发“加油”:
在碰撞中找到解题“金钥匙”
“老旧小区中,物业企业不作为、服务不到位问题如何破局?”去年夏天的一次活动中,明北社区党委书记徐邵莉抛出了难题,引发了热烈讨论。在场书记纷纷分享经验,在大家的帮助下,徐邵莉最终通过发动居民小组长、老党员和志愿者组成“民情联络队”逐户走访,梳理形成诉求清单,逐项解决问题,用“民生微实事”汇聚治理合力,最终通过召开业主大会清退了服务质量差、“有名无实”老物业,成功引进新物业入驻园区。“没想到一个月后,徐邵莉带着居民送来的锦旗来‘报喜’,她说‘加油站里的金点子真管用’。”回忆起这段插曲,红雁加油站项目主理人、长江南社区书记刘旭清眼里闪着光。
这样的场景,在红雁加油站屡见不鲜。年轻的社区书记寇庆阳第一次面对居民纠纷时手足无措,听了“老书记”分享的“三步调解法”后,逐渐摸索出“共情倾听—政策解析—联动解决”的工作套路。“这里没有空话套话,都是‘带着问题来,揣着办法走’。”乐山社区书记朱敏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针对传统培训“学用脱节”问题,“红雁加油站”构建“场景化赋能+案例化教学”双模式,每期锁定矛盾调解、民生项目落地等治理焦点及社区党组织书记抓班子带队伍的各类难题,推行“实地观摩—案例复盘—分组推演—实战检验”四步闭环。两年来,加油站推动解决飞线整治、养老服务等民生问题500余件,成为社区书记们的“手边活字典”、基层治理的“充电桩”。
系统“续航”:
分层培养催生治理“多面手”
皇姑区委组织部将红雁加油站纳入全区社区书记培养“大盘子”,聚焦政治素质、能力建设、服务水平等方面,构建起“日常充电+精准赋能+实战淬炼”的立体化全链条培育体系。针对138名社区(村)党组织书记的不同需求,按“强基、骨干、创新”三类分班,充分发挥区委党校和街道党校作用,科学系统设置课程,分层分批开展“小班制”培训,“强基班”学基础,“骨干班”优服务,“创新班”赴上海“取真经”。在上海参观“人人屋”后,塔湾欣城社区在雷锋广场打造了全市首个建在城市广场的党群服务驿站——雷锋广场党群服务驿站,得到居民点赞。
更关键的是“育苗工程”——选派优秀副职到牡丹社区实训基地“蹲苗”。陵东街道尚光磊记得,在实训时跟着王晖书记处理过一场棘手的供暖纠纷:从联系热力公司到协调居民代表,从凌晨勘察管道到凌晨三点写方案,“实战课教会我,基层工作既要‘穿针引线’的巧劲,更要有‘钉钉子’的韧性。”如今,他已成为未来社区党委书记,带领团队打造了“未来社区儿童服务站”,帮助辖区年轻父母解决了假期孩子托管的后顾之忧。像他这样,已组织9批45名优秀社区副职到牡丹社区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实战轮训,5名实训副职走上“一把手”岗位,成为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实现从“跟跑者”到“领飞雁”的蜕变。
雁阵齐飞:
从“个人成长”到“全域提升”
“以前觉得社区书记就是‘救火队长’,现在明白更要做‘领航员’。”参加红雁加油站后,四台子街道滦河社区书记魏冬玲的工作思路焕然一新。她联合万科物业党支部,将一座曾经被视为城市伤疤的废弃临时售楼房改造成睦邻候车厅,为居民打造了一个舒适、安全的候车环境,把暖心行动落在实处。这种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破题”的转变,正是皇姑区社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蜕变的缩影。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带着方法破题”,“红雁加油站”的实践证明,当培训与一线治理同频、经验在实战中转化,基层干部就能成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红雁加油站的持久活力,源于“书记帮书记、书记带书记”的内生动力,更得益于区委将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系统谋划。从自发交流平台到制度化培养机制,从个体能力提升到全域治理升级,皇姑区正构建起“选育管用树”的全链条生态,区委党校和街道党校“强理论”、实训基地“练实战”、红雁加油站“补短板”,让每个社区(村)党组织书记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成长赛道”上加速奔跑。“不搞花架子,只练真本事”,正如皇姑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所说,“社区书记是离群众最近的‘当家人’,我们既要给他们‘加满油’,更要为他们‘指好路’,下一步我们将围绕AI赋能、基层减负等新课题,推出“靶向课程”,让‘红雁’领航带动‘群雁齐飞’,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如今,行走在皇姑区的大街小巷,“红雁”的印记随处可见,牡丹社区的“幸福样板”,武功山社区的“家馨疗愈站”,淮东社区的“红色物业”……这些细微却温暖的改变,正是社区党组织书记们带着“加油站”的能量,在基层治理一线书写的生动答卷,当每个“红雁”都能展翅翱翔,社区的万家灯火,便有了最坚实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