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城市奔涌的活力之泉,人才是产业创新的核心引擎。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着力构建全周期人才服务新模式,通过搭建科研平台、创新政策矩阵、优化服务生态,吸引优秀青年人才扎根,让创新智慧在产业升级中迸发璀璨火花。
在济宁高新区胜利生物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山东胜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博士后衣云鹏正带领团队攻关兽用抗生素研发。衣云鹏说:“我们研发的动物专用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猪、鸡、牛、羊等动物的肠道感染。现在已经进行了临床试验,单头百公斤生猪日用药成本仅需7分钱。”
2022年,胜利生物被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为山东省内生物科技领域核心科研平台。去年,该企业引进泰山学者衣云鹏入驻基地。他利用自身研究成果,帮助胜利生物在泰妙菌素菌株改良、发酵工艺与杂质控制技术等方面,形成“设计-验证-放大”全链条技术闭环,企业相关产品收入增长37%。
而吸引衣云鹏扎根的,不仅是省级科研平台的资源支撑,更有济宁高新区提供的“政策大礼包”——从生活补贴到职称晋升绿色通道,从子女教育到人才公寓的“一站式”服务,让开展科研工作无后顾之忧。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不断优化完善各项人才政策,在严格执行《济宁人才金政20条》和《关于打造蓼河国际人才高地的十条人才新政》等政策基础上,通过对在站博士后发放人才补贴、给予设站单位科研经费补助等方式,对博士后奖励政策进行再提升。以政企协同的方式,为博士后打造了优质的“生态圈”,让博士后“引得来,留得下”,推动高层次人才赋能,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济宁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工作专员刘政表示,济宁高新区不断深化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联合公安、教育等部门,组建帮办代办队伍和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在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等23个方面提供“一次办好”服务。
截至目前,济宁高新区共建设博士后平台18家,其中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家,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1家,先后招引107名博士后到高新区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和课题研究,累计主持参与科研项目120余项,申报专利70余项,高质量创新创业硕果频频涌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被攻破,为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政策红利到服务温度,济宁高新区正以产才融合生态,让优秀青年人才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最活跃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