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党建动态
济宁邹城市:三级联动激活社区治理“智慧细胞”
发布日期:2025-09-05 10:44 信息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人民网客户端
信息来源:灯塔-党建在线
浏览次数:

从网格员挨家挨户敲门征集意见,到居民指尖轻点即可参与社区事务投票;从商户奔波跑腿反映诉求,到线上模块一键直达精准对接——近年来,山东济宁邹城市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构建市、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智慧社区工作体系,通过差异化打造应用场景、精准化对接群众需求,实现48个城市社区智慧化服务全域覆盖,让数字赋能成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的“金钥匙”。

破题:直击痛点,用“智慧”为基层减负

    “过去入户走访,两三天才能走完一轮,能敲开的门不过三分之一,年轻人白天上班更是难见踪影。”回忆起社区治理的“老难题”,邹城市千泉街道文博苑社区“两委”委员顾雯雯深有感触。这个拥有8325户、2.5万余人的大型社区,曾因征集意见效率低、居民参与度不高,导致不少民生事项推进缓慢。

这样的痛点并非个例。为破解基层治理中“人力不足、响应滞后、服务不均”等困境,邹城市锚定“群众需求导向”,将智慧社区建设作为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的突破口。“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让干部轻负担。”邹城市委党员教育中心主任王国强表示,通过打造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社区活动报名、政务服务办理、邻里议事协商等事项全部“搬”上云端,实现了服务流程的“减法”与治理效能的“加法”。

架构:三级联动,差异化画出“精准服务圈”

    “市级统筹规划定方向,街道分类推进抓落实,社区个性定制优服务”——邹城市的智慧社区建设,始终贯穿这一清晰逻辑。

邹城市将48个城市社区科学划分为基础型、成长型、标杆型三类,避免“一刀切”式建设。“比如老旧小区侧重基础便民服务,新建社区拓展智慧化场景,商圈集中的社区则强化商户服务功能。”王国强介绍,基于分类标准,平台量身定制了20余个特色应用场景,既保证政务服务、民意征集等共性功能全覆盖,又为各社区预留个性化开发空间,让智慧服务真正贴合不同社区的“脾气秉性”。

在邹城市文博苑社区,2025年5月上线的“社区优选”板块成了居民口中的“香饽饽”。张庄猪头肉、香城芹菜、峄山鸡蛋……20余款乡镇特色农产品通过平台直供社区,既为1万余名注册居民提供了实惠价格,又打通了农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公里”。“小程序直接点单,比超市还方便,性价比也高!”居民黄腾云的点赞,道出了智慧服务的“民生温度”。

延伸:场景创新,让“智慧”融入烟火日常

走进邹城市千泉街道城南商务社区,6600余户商家、5个商业区域、8个专业市场构成的繁华商圈里,智慧系统正悄然改变着商户的经营体验。“以前有诉求得跑社区,现在线上‘诉求办理’模块提交后,很快就有回应。”一家超市店主笑着说,前不久他反映的“夜间照明不足”问题,通过平台提交后3天就得到解决。

针对商户密集的特点,该社区开发了场馆预约、政策推送、诉求办理等特色模块,通过“线上收集—线下对接—跟踪反馈”闭环机制,已举办电商培训、金融宣讲等活动30余场,解决商户诉求170余件。“智慧平台就像‘空中网格员’,让我们能精准捕捉商户需求,服务更对路了。”邹城市千泉街道城南商务社区党委书记陈阳说。

从居民的“柴米油盐”到商户的“经营难题”,邹城市的智慧社区正不断延伸服务触角。目前,平台已累计汇集人口、住房、商圈等各类数据4500万条,关注使用人数超20万,形成了“小事线上办、大事共商议、难事齐攻坚”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展望:以“三用”为尺,让智慧更有“人情味”

    “社区工作管用、社区干部爱用、社区群众受用”——这是邹城市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核心原则。展望未来,王国强表示,将持续深化需求调研,在现有基础上丰富养老助餐、智慧安防、亲子服务等更多应用场景,让数字技术不仅“聪明”,更有“温度”。

从“面对面”到“屏对屏”,变的是服务方式,不变的是为民初心。邹城市以“三级联动”织就的智慧社区网络,正让基层治理更精准、更高效、更贴心,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民生动能”。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