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是我们新发展的党员材料,请您核验审查。”5月14日上午,邹城市中心店街道组织人事负责同志来到邹城市委组织部干部信息管理科投档。管档人员根据“首问负责”工作机制,逐页核验材料信息,同步完成信息登记与归档预处理,整个流程规范有序、高效顺畅。
“我们通过明确责任主体、优化流程设计,明确首位接收档案材料的管档人员即为‘第一责任人’,全程跟进档案材料移交、信息审核、归档等流程,确保材料闭环管理。”邹城市委组织部干部信息管理科科长李美鹃介绍说。
据了解,邹城市委组织部针对此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零散材料归档不及时、责任链条不清晰、流程衔接不顺畅等问题,探索出“首问负责制”,采用“2+2+2”管理模式,推动档案管理精准化与规范化双提升。
“材料+清单”双核验确保信息准确无误。报送单位携带统一制式、一式两份的《干部档案材料报送清单》前来移交材料时,责任人便迅速启动“双重核验程序”,以专业视角逐份审查材料,全方位核实材料真实性与完整性,并将清单作为“对照标尺”,逐项比对材料名称、形成时间等关键要素,确保材料信息与清单内容准确匹配。针对公务员登记表、学历学位证明等重要材料,还会专门建立纸质台账,完整记录其流转轨迹,真正实现档案管理全程可溯、责任可究。
“双签字”锁定责任链条。单位投档人需在报送清单上签字确认,这不仅是对材料真实性、完整性及报送规范性的书面承诺,更意味着扛起了材料源头把关的主体责任;首问责任人完成材料核验后,同样以签字确认的方式,将材料接收、审核及后续流程的闭环管理重任稳稳接棒。两个签字环节形成清晰的责任链条,以制度化方式明确“谁接收、谁负责”,确保责任落实无死角。
“能力建设+质量管控”保障落实见效。一方面实施“档案业务能力提质工程”,通过常态化业务培训提升管档人员专业素养与服务水平,并结合不定期抽检评估,强化对材料闭环管理情况的监督,推动“首问”责任有效落实;另一方面构建“质量管控升级机制”,建立档案材料报送情况台账,详细记录各单位信息填写、材料报送等情况,对出现问题的单位及时进行督促整改,对多次出现问题的单位予以批评提醒,以此倒逼各单位严格落实材料报送主体责任,全面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我们通过首问责任人全程跟踪负责,实现了全流程规范化管理,既保障了档案信息的真实准确,更构建起全市干部成长的全周期精准数据支撑体系,切实为干部队伍建设保驾护航。”邹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徐西磊表示,下一步,该市将持续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助力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